此山是我开_分卷阅读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 (第4/4页)

“欢喜,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感觉怪怪的。”赵易莘说不出个所以然。

    “公子,听你那么一说我也发现了。”被赵易莘这样一提醒,欢喜也看到了不足之处,“要是周围在有些什么就好了!”

    “欢喜,我想起来了!”赵易莘激动地说,欢喜的话提醒了他。

    作者有话要说:

    三六:“承梓哥,你懂得真多!”

    作者:“这就是赵易莘的金手指′?`”

    赵易莘:“……”

    主角有没有金手指我也说不清,大概过了很多书就是他的金手指?

    第9章 第九章 种果树

    欢喜的话让赵易莘想起了南粤地区的基塘农业。基塘农业就是在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生活在平原上的南粤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得到额外收获,而农作物在处理后剩下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喂鱼。这种鱼塘养殖模式不仅可以获得更多,而且还可以节约成本,又能往复使用。

    这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当初,赵易莘看到这些时,忍不住赞叹。勤劳和聪明的人们总能最大程度地改造和利用环境,却不用破坏它。

    赵易莘觉得他们的鱼塘可以借鉴南粤的基塘农业。将挖出的泥土做成基堤,然后在基堤上种上一些树或其他东西。不过他们这边不养蝉,也没有甘蔗,所以种桑树和甘蔗不合适。他们倒是可以种些这边常见的果树和粮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