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4章 被遗忘的历史 (第4/5页)
说,从东汉年间到南宋末年,常有一个名为“洛伯陟(音同质)”的人在行当里出没,当别人问及他出自何门何派的时候,他就说,自己是不周山的祖巫。 东汉,到宋末,时间跨度不可谓不大,“洛伯陟”这个名字,有可能是不周山的历代祖巫共有的代号,又或者,这个洛伯陟本身就是一个不老不死的长生者。 不过自元灭南宋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位祖巫的记载了,而先前那些与他有关的记载,也都是他的一些游历行踪,看不出特别的地方。 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那就是这个人和仙人墓的洛成己有着相同的姓氏。 在所有的书卷中,有一支书卷是用青羊皮来撰写的,落笔者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徐霞客,那只书卷好像就是他随手写的一份手稿,上面的内容很杂,而且羊皮本身也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但由于作者太过出名,我还是多看了两眼。 这一看,果然看出了一些门道。 在一个不算起眼的角落里,写着这样一句话:“不周山设X禁于葱岭之腹。” 禁前面还有一个字,但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加上保护不周,字迹已经无从辨认,但不管怎么说,从这句话中还是可以粗略地推断出来,早在明朝年间,不周山和葱岭之间就有所牵连了。 之所以说粗略地推断,是因为不周山所在的帕米尔高原,古称就是“葱岭”,徐霞客笔下的葱岭未必就是指与不周山相邻的那个山门,有可能他指的就是帕米尔高原本身。 另外,我也确实在这些书卷中找到了不周山是仉家分支的说法,而且这种说法可不是凭空捏造的,我仔细看了几遍,老仉家分家的过程被记述得十分具体,而且有理有据,应该是真的。 仉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