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4章 论盗墓贼的专业性 (第3/5页)
题是,盗洞在哪? 我们两个将床板重新放好,消除了我们曾经进过屋子的所有痕迹,随后便在公墓附近寻摸起来。 可围着墓地转了好几圈,我们也只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盗墓贼堆积的土壤和碎石。 我仔细看了看那些石头,可以确定,石料都是民国年间制造出来的。于是推想,张家人应该是在移走祖宅之后,才在地下建造了这么一座墓。 可他们为什么要花费心力建造墓地呢,目的是什么? 吴林朝墓山上扫了一眼:“看样子,盗洞应该在墓山上了。” 我扔下手中碎石,和吴林一起爬上墓山。 的确,既然在墓山周围找不到盗洞,那么盗洞只能在某个死者的墓地下方,这地方的公墓都是统一形式,立一座黑色大理石碑,碑前是水泥板打造的正方形骨灰棺。 这些骨灰棺都比较大,棺盖的面积大约有一米见方,如果在棺下掏洞,白天再将棺板压上,确实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持续动工一个月以上。 问题在于山上的墓很多,要想找到盗洞的洞口,也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我们两个在山上反复转悠了几圈,将每个水泥棺都看遍了,最后才将注意力放在了靠近山顶的一座老墓上。 这座墓是五十年前立起来的,应该是整个墓山上最老的一座,看样子墓主家里不是绝了户,就是后人已经忘了它的存在,墓碑上的文字一看就很久没人打理了,用来表字的金漆几乎完全脱落,可用来粘合棺盖的玻璃胶却是新的。 其他的骨灰棺都是用水泥才封粘的,偶尔出现水泥碎落的现象,也只是用玻璃胶补一补,但整个封粘线都用玻璃胶来制作的,只有眼下这一座老墓。 吴林俯下身子,用打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