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_分卷阅读6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 (第3/4页)

有上亿年的历史。我们做年代测定基本上用到的都是某些元素的半衰期,样本的年代越远,用到的元素的半衰期越长。比如碳 14 的半衰期是五千七百三十年,最多只能测定几万年以内的物体的年龄。但是误差始终是存在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按照量子理论,就连半衰期本身都是不能完全确定的,比如碳 14 的半衰期就有一个正负四十年的不确定量。江哲心提供的样本的年龄远远超出了碳 14 法适用的范围,我们采取的是一种经过改进的钾氩同位素测量法,最后做出来的误差大约是正负十万年。老实说,当时做到这一步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印象当中此前只有日本奈良的一家研究所达到过同样的精度。但江哲心似乎还不太满意,我对他说也只能到这一步了。”

    “你一直说那些样本的年龄超过一亿年,那你记得最大的值是多少吗?”

    “这个当然了,因为印象很深嘛。”于卫祥脱口而出,“我记得其中有一块褐色岩石,直径大约有二十厘米。它的外表包有一层壳,应该是从原始岩层上脱落后沉积形成的。外壳的年龄要近很多,大约是七亿年。”

    “等等。”杜原插话道,“你说的是外壳,按这个意思,岩石内核的年龄还大于七亿年。”

    “这个当然啊。测定出来的内核部分的年龄下限是距今十三亿年。”于卫祥肯定地点点头,“据我所知,这样古老的岩石只在格陵兰岛、非洲以及澳洲有过发现记录。”

    “你问过江哲心他做这些测定是为什么吗?”

    于卫祥想了想,有些迟疑地摇了摇头,“这个我还真没问过。因为我当时觉得这不需要问。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