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五百四十七章 铸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七章 铸炮 (第3/4页)

炮小组从开始时候就在使用的技术,它来自铜钟的铸造工艺。

    这种铸炮方式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反复倒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成型的泥模更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做阴干处理。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铸造出一门火炮。

    这东西(泥模)它不能晒不能烤。黏土制成的泥模,晒和烤都容易干裂。一旦干裂,泥模也就废了。

    而铸炮时候,一旦泥模中的水分没能彻底干透,那铸造时受铁水热气一逼,泥模中的水汽就会析出,铸造的炮身就容易出现气孔等蜂窝组织,导致铸炮彻底失败。

    泥模铸炮,铸10门能成功一般,就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

    赵构自然听说过铁模铸炮法,作为一个.asxs.上的老白,铁模铸炮法已经不知道在多少本历史小说中出现了。

    但他却并没有对铸炮局进行任何的提示。

    这个法门就像米尼步枪一样,都会成为大宋镇压国运的秘宝,被他悄悄的传给后人。

    如今这个时代,只是泥模铸炮的成果,就已经天下无敌了。

    赵构不需要一味的给火器升级。

    那样只会摧毁赵宋的领先地位。

    因为米尼步枪和铁模铸炮法并无太高的技术含量,在火器传遍全球之后,都会迅速的被他人一并所学会,反过来威胁赵宋的安全。

    所以,深陷泥模范畴中的铸炮局,对于眼下的工艺改进真的毫无头绪。

    三小组的工作间中还摆着两门铸造完毕的长管火炮,它们的性能还算不错,射程与精准度都较先前成品有所提高。可重量却也在随之增长。

    所以,三小组现在最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