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第2/3页)
句话的寓意有了新的认知。 来到村里晒谷场,何瑞雪并没有说自己是来买棉花的,而是直接找到了村长,谎称自己是县里收购站的员工。 “去年棉花减产,全省的生产都受到了影响,这不,今年刚开春领导就让我们到下面的大队到处看看,情况怎么样啊?” 村长见她穿着体面的干部服,兜里插着钢笔,脚下踩着皮鞋,年纪虽不大,但说起话来一板一眼挺有气势,下意识就相信了她,“这位同志怎么称呼?” “我姓何。” “何同志你好,今年情况不错,过冬的时候下了几场雪,开春了天气也暖和,准是个丰年。” “那就好,老乡,你这里还有去年的库存不?” 村长虽不解她要做什么,依旧点头,“当然是有的,都是惯例了,别的大队存粮,咱们这儿就存棉花,同志,你想看的话我这就带你过去。” 来到村里的集体仓库,村长把门打开,为了防潮,棉花用麻布袋捆扎好,堆放在墙角。 何瑞雪打开了一个袋子,抓出一把放在手里观察,想起商店检验员教给她的知识,说,“这棉花的收购价格是分等级的,你们也该知道,像是一级棉花——” 她从地上找了个小木棍,用笔在上面画出了两道记号,然后捏着棉花道,“你用手指扯着这里往外拉,要是棉花的主体纤维能拉到这个长度以上,就是一级的,你们这些能达到二级,品质确实不错。” 她又画了几道记号,表示二级、三级的标准。 村长听不懂她说的纤维,但也明白她在教授一种很难得的知识,想让人拿来纸笔记下来,又不敢打断她,急得在原地抓耳挠腮。 何瑞雪明白他的顾虑,主动暂停,不一会功夫,外头就来了好几个人,村里的会计、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