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第3/3页)
子里,何秋生早就翘着脚,美美享受着机械带来的凉风习习,伸出手指说,“晓华啊,你也别闲着,去给我和你小姑倒水去,这么大的孩子该懂点事了。” 见到何晓华忙忙碌碌的小身影,何瑞雪总算是发现这孩子的勤快劲是怎么培养的了。 第149章 刁难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西方国家对国内的封锁放宽,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华夏从以前主要面向苏东国家开始转为面向西方国家,同时扩大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交往。 文革开始前,国内已经同1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并且同其中38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 但在混乱的十年内,尤其是66到72年的时间段,国内对外政策偏向闭关自守。 甚至有些“左”的分子指出开展经贸合作是“崇洋媚外”、“爬行主义”,大加批判。 正因如此,在动荡年月,国内不仅面临着“吃、穿、用”严重不足,还有工业化建设中能源、原材料格外短缺。 各个城市都在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普通人想要买点东西是千难万难,所以国营商店的地位才会无限抬高。 但政策保守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广交会照常召开,中央下发文件,在那期间一律暂停“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周总理亲自带着伟人的“五项通知”飞抵广州,四次接见当地的群众组织,力劝红卫兵,确保交流会的召开。 虽说参会的商品审核难免受到国内风气的影响,但大抵上有了个对外的窗口,国内的商品能卖出去赚外汇,他们也能采购到不少舶来品。 外贸商品大都走粤省的港口运过来,其中几个厂家有长期合作的意思,想要确保交易顺利,光是掌握翻译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