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 血宝石(十三) (第4/5页)
不过更多的人并没有接腔。因为大家觉得黄炎培的提醒未必没有道理,中国知识分子们和外国的联系其实是有的。不过这种事情想想就罢了,若是说出来,那是一定要大大的得罪人,在圈子里面成为众矢之的。 黄炎培对此也心知肚明,他此时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不过黄炎培此时想到的却是自己或许应该接受赵天麟的邀请。两个月前,赵天麟亲自登门,邀请黄炎培出任民国教育部长。理由很简单,赵天麟主管科教文卫,太忙了。此时民国局面已经稳定,自然要寻找适合的人将这些工作安排给能干的人。黄炎培就是赵天麟认为能够接管教育部长的人选。 之前黄炎培有些迟疑,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做不好。身为知识分子,黄炎培很清楚政府里面的种种破事。不过今日见到何锐在战略上的能力,黄炎培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认真的考虑一下赵天麟的邀请。如果只是做一名单纯的教育部长,黄炎培认为自己应该能够做出些成绩。 此时汽车已经快到了开会地,同车的赵天麟问道:“主席真的不担心有人把这些告诉给英国人么?" 何锐心情轻松的答道:“能读懂这个战略的英国人,在英国本土也是千里挑一的人才。他们最大的可能是支持我的看法。至于看不懂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还有可能按照英国积累的经验办事。英国上百年的积累的确不一般。但是他们知道之后,再针对我们的战略进行调整,想制定针对我们战略的方案。那只怕就不能说是一厢情愿,而是抱薪救火。" 赵天麟听何锐说的有趣,忍不住轻笑一声,只是对何锐的气度很是欣赏。何锐是真的这么考虑的,因为毛主席写出《论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