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372章 顺流而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顺流而下(二) (第4/9页)

工程师的周期并不短,更不用说把县级政府培育成拥有工程师能力的组织。这是很多支工程师级别的队伍配合在一起工作。可道理虽然容易理解,真的面对如此局面,难免会期待立刻就实现。

    吴有平非常理解庄嘉雄的心情,不过吴有平完全相信何锐。何锐在中央委员会上进行过十分清楚透彻的讲述,同志们也都能理解。头三年时间必须注意修生养息。毕竟中国农村经济持续崩溃了几十年,不可能在一年时间里就让经济完全恢复。民众手里能有些拿出来交易的产品,还真得三年不可。

    当然,的确会有一些县的表现会很出色。但是少数地方的出色表现并不能当作整个中国都有那样的表现。坐在总理的位置上,吴有平发现自己必须依靠数据进行管理,所以数据必须进行分析之后才能作为判断依据。

    譬如,陕西一个沟壑满地的穷地方,税收很可能是江浙一个鱼米之乡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几分之一。但这个穷地方的经济发展搞的好,比起往年增加了5%。而鱼米之乡往往增加1%都难。要被表扬的就是这个穷地方,而不能表扬鱼米之乡。

    这就是数据管理的结果。或者说,这就是吴有平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让他拥有的格局。

    庄嘉雄虽然意气消沉了一会儿,却还是很快振作起来,“对了,政府真的准备向民众提供购车贷款么?我看过财政部提供的方案,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别给我说这个!”吴有平有点头痛了。这件事正好牵扯到吴有平在政府建设工作上的一个难点。以当下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买一辆自行车肯定要花好几年的积蓄,所以政府提供了专项贷款。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寅吃卯粮’。

    这样的贷款本身cao作就已经很麻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