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晓_第356章 此消彼长(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 此消彼长(六) (第6/6页)

石原和同志们自己做出判断。通过在情报部门的同志们,石原得到了日本情报部门收集的最新各国报纸。石原所需要的只是在阅读外国报纸后,让同志们把报纸再送回去。因为这些报纸在各国都是公开发行的,情报部门在意的只是别出现在比较新的报纸要不被大规模的偷偷拿走卖废纸换钱这么一件事而已。

    整理好思路,石原才解释道:首先是未来社主要干部的本人号召力,只有和中低级军官们都有所接触,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让他们做出决定。任何正常人都不会对一个陌生人的提议给出回应。

    另一个条件是在军队中有足够的同志。石原并不需要让所有军官都选择石原,只要同志们的数量足够,石原就能够在实际到达之时发动行动。

    “中国革命的完全成功也需要时间来培育。何君也需要时间,而我们需要的是日本未来国策制定时候必然导致的分歧。我得到了最新消息,中国在1924年,湖北到湖南的铁路,以及川渝铁路都已经启动。因为这些铁路的所有权闹出过‘保路运动’,也是之后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新政府迁都,使得统治中心向南移动了近700公里,重新回到中原地区,对于长江流域的辐射能力大大增加。等这些铁路完工后,何锐政府对于南方的统治还会继续增强。土改解决了农村几乎全面破产的局面,配合着统治能力提升,民国新政府很可能在半年内彻底稳定下来。”

    “如果完成了这些之后,意味着什么?”北一辉还不能理解石原的思路。

    “意味着那时候英国就有可能要开始建设一个针对日本的包围圈。我们姑且称其为中国包围网吧。”石原解释道。绯红之月的文明破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