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此消彼长(十一) (第3/4页)
打倒。毕竟他们相对于殖民地国家的广大被压迫人民的优势太大,靠广大殖民地上的人民无法击败殖民者。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英法等国家也会不断改变掠夺手段,从直接掠夺物资,变成更有效的掠夺劳动力的模式。这也让殖民地上的一部分受过殖民地教育的当地人在经济与政治上更紧密的依附英法等殖民国家。 德国与苏联都被法尔赛体系所钳制。德国本国工业基础还在,因为德国投降的时候军队还在外国领土上,德国本国国内的工业体系并没有在战争中受到损失。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而德国最大的问题,债务问题,也通过一轮恶性通胀被洗掉了国内债务。国外债务则开始重新讨论,加上美国资本注入,德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期。此时的德国依旧有经济,却没有獠牙。 苏联方面在列宁死后,新经济政策全面完蛋。斯大林、托洛茨基两人之间有各种分歧与矛盾,但是两人在实施命令式发展的经济模式上非常一致。而斯大林对于发展对外进出口十分清晰,中苏贸易会发展的很好。 基于当下的局面,何锐认为,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在1928-1929年陷入一场连锁反应的巨大经济危机之中。在那个阶段,各国都无力对外战争。不管之前有多么激烈的矛盾,那时候都得为维持经济让步。 外部环境如此轻松,民国政府才有巨大的空间去构架一个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全新政府管理体系。 何锐的说服力是足够的,大家愿意相信何锐的判断。便是如此,何锐提出的发展计划依旧让同志们感觉到某种违和感引发的抵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