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一) (第2/8页)
环视了少年时代的旧居。虽然房间摆设布局早就物是人非,但窗户的位置却没变。赵天麟还记得自己坐在窗边写功课的时候,抬起头就会看到窗外的晴空。那时候的自己只想到更广大的世界去看看。现在的自己已经游历了更广大的世界,却发现广阔的世界甚至比中国更不可救药。 停在门外的汽车已经发动起来,赵天麟出了旧居的门,正想进车。又停下脚步,环顾四周。那陈旧的院落,狭窄的通道,各家门外系在树上的晾衣绳上,洗好的衣服正在风中摇曳。 赵天麟在京城郑州的新家暂时在一座七层楼房里。屋内水电齐全,还有暖气。阳台连着洗衣间,洗好的衣服就可以通过升降晾衣架在明亮的玻璃窗间阳台上晾晒。 何锐说过,未来的中国,人人都能住在这样的楼房里。既然是何锐亲口所说,赵天麟就愿意相信。他希望等自己下次再回到这里,看到的都将是那样的住宅。 秘书看赵天麟眼中都是不舍,秘书上前低声说道:“赵总理,这里已经拍了不少照片。即便拆迁后,也能从照片中还原这条胡同。” 赵天麟微微点头,却上前拍了拍斑驳的院墙,又抚摸了片刻旧居院前大树粗糙的树皮。赵天麟钻进汽车。车窗外街景流动,赵天麟却再没向窗外看。 当天晚上,赵天麟与天津大学校长(原国立北洋大学堂)一起到了京城。迎接他们的不仅有新任教育部部长,还有商务部部长莫里循。赵天麟先和教育部部长约定了会议时间,就与莫里循一起到了宾馆。此时西餐厅内已经准备完毕,北大校长已经等在这里,天津大学校长上前交谈几句,莫里循就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