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玉录_027沈先生讲堂释经典吴令仪书馆遇知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7沈先生讲堂释经典吴令仪书馆遇知音 (第4/8页)

港,简单、纯粹,只有书香和友情。

    婉清叽叽喳喳地说着假期趣事,吴灼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几句,心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拿出母亲悄悄塞给她的点心匣子,与婉清分享。香甜的枣泥酥和松软的豌豆黄,冲淡了舌尖残留的苦涩记忆。

    贝满一周有7节国文课,沉墨舟出入教室的次数比其他老师要多很多。

    教室宽敞明亮,木质长桌排列整齐。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讲台前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学生们安静地等待着。熟悉的脚步声在走廊响起,门被轻轻推开。

    沉墨舟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藏青色棉布长衫,外罩半旧的驼色毛线开衫。衣着朴素,却异常整洁。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书卷浸润出的温润与沉静,鼻梁上那副圆框眼镜后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星河。

    他走上讲台,步履从容。将手中几本线装书轻轻放在讲台上,目光温和地扫过全班学生。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同学们好。”他开口,声音清朗温润,如玉石相击,带着奇特的安抚人心的力量,“今日我们继续讲《楚辞》。”他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遒劲有力、风骨嶙峋的大字——《离sao》。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缓缓吟诵,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穿透时空的韵律感,“屈原自述身世,开宗明义。‘高阳’,颛顼帝号,远古帝王。‘苗裔’,远代子孙。‘朕’,古时第一人称,非帝王专属。‘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将厚重的典籍信手拈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