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娱乐圈的边缘艺术家 第353节 (第4/6页)
事,和几个美国的艺术家聊着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九十年代的美国现代艺术并没有什么波澜,基本上是延续八十年代的风格。 和陈立安这种时不时喜欢玩点新花样的艺术家相比,美国的艺术家们对于艺术形式的关注小于对艺术的延伸性的关注。 美国的艺术喜欢说政治,所以话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匿名者”,在这些艺术家眼里这个“匿名者”非常有意思。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今天上午大英博物馆里被游客发现一副中世纪的油画上被“匿名者”给涂鸦了。 而且这个“匿名者”还嚣张的留下了日期,算算时间,大英博物馆六天都没有发现那幅画被“匿名者”给动过。 “这个匿名者很有意思,他很唾弃资本运作,对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不屑一顾。”马修·巴尼笑着说道。 这是美国这两年刚刚走红的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行为艺术家,很喜欢陈立安的作品,一直在和陈立安聊关于行为艺术的事情。 陈立安看了他一眼,表情怪异极了,我有这个意思吗?我只是想恶心一下大英博物馆啊。 你这是什么阅读理解啊,陈立安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高中的语文课,老师在台上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作者在院子里中了一棵树是为了表达对社会的压迫和不满。 马修看着陈立安奇怪地表情说道:“你不这么认为吗?我觉得他一定是这么想的,博物馆其实就是资本的代表,是对艺术的包装,他在博物馆外面涂鸦,在博物馆收藏的名画上涂鸦,都是在鄙夷这种资本包装和运作,这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不然也不会是‘匿名者’了。” 陈立安听他说完后立马点头道:“对对对,他就是这么想的,这是一位有追求思想纯粹的艺术家啊!” 听到陈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