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 (第4/4页)
的信念。如此大好河山,亘古地屹立在这片名叫华夏的土地上,便不可能在我辈手中更名换姓,沦落他人之手。 “黄昏,幽暗寒冷,一群站在海岛上的鲁滨孙 失去了一切,又把茫然的眼睛望着远方, 凶险的海浪澎湃,映红着往日的灰烬。” 我听到有人在唱道。 “一扬手,就这样走了,我们是年青的一群。” 我看过去,是外文系的一个学生,来上过数次我的诗文课,似是叫查良铮,这应该是他在路上作的诗,我问询过他名字,他说叫出发,这是个好名字,我很喜欢。 4月28日,春城里已是温暖的温度,走进城里时居然还有群众前来迎接,他们唱着歌,我细细地听了会,应该听清了,唱的是,“再见岳麓山下,再回贵阳城。遥遥长路走罢三千余里,今天到了昆明”。 我看见迎上前来的百姓们看向我们的眼神带着希冀,我看见年轻的孩子们脸上的卓毅,这歌声如同惊涛拍岸,慷慨悲壮如同鹰飞蓝天,我听见了那身处逆境而正义信念永不动摇的铮铮决心。想起最后一课的最后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那位学生坚定如磐石的眼神,又看到这群孩子新生又蓬勃的不屈之意,心底一股热意涌上,眼眶竟觉湿润。 “真好。” 林熙明握住我的手,“你我最终选择教书育人,也是为了能够看到这样的结果吧。” “儒,闻善以相告之;见善,以相示之”,我逆着光看着阳光之中的学生们,“师者,亦是儒者。” 于是就这么在昆明住了下来。 校舍在昆明城北,都是刚搭建好的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