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调景岭 (第1/4页)
虽然位于香江,但这里和繁华的香江显得格格不入,这里似乎是这城市遗忘的地方。 其它地方富丽堂皇高楼大厦,而这里处处显得贫穷与落后。 调景岭,五十年代初期,这里是收容溃兵的难民营,随着时间的过去,能搬走的都搬走了,这里只剩一些穷困的家庭。 李建辉从出生开始,就和母亲以及一个哥哥三个jiejie生活在这里。 至于他那父亲,小时候常听母亲刘小娟说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直到后来懂事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在李建辉两岁多的时候就已经路死街头。 李明霖,川蜀省果城人,十五岁也就是1942年的时候被抓壮丁,由此进入了军队,参加了多场抗日战役。 时过境迁,1950年溃逃香江,进入了这调景岭难民营之中。 由于在军队并没有太高的职务,所以也没有被接去宝岛的机会,只能留在香江安家落户。 六十年代,廉政公署还没有建立,各种社团林立,14K就是其一,而且这些社团和调景岭脱离不了干系,里面大部分成员都是调景岭那批溃兵,李明霖也是其中之一。 这也导致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只能靠着政府的补助以及刘小娟辛苦工作勉强度日。 好在一切辛苦都已经熬过去了,1977年的7月25号,年仅十六岁的李建辉名声响彻香江。 多家香江知名媒体来到这落后的地方,只为了采访被誉为金庸之后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