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9章 视野决定出路 (第4/5页)
八千多元的收入,在燕京算不了什么,但在汉州这种三四线城市的话,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苏韬的那张津贴卡,暂时还没有机会看过里面的金额,应该是一笔客观的数字。 因为苏韬前后两次随团出国访问,像这种额外的公务补贴,一次起码有五六万,加上苏韬还有立功表现,专家组会根据事实情况以现金的方式加以嘉奖。 “专委会成立之后,国医专家组应该还有将其他变化吧?”苏韬觉得时机不错,顺势询问岳遵。 “现在全国每个省份每个市都有专门的干部保健机构,虽然各级专家人数众多数量庞大,但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机构。”岳遵语气突然变得凝重,“按照我的意思,要将这些专家全部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详细的资料库,不仅可以成为中保委专家组的人才储备库,同时也可以将国医专家组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 苏韬没想到岳遵竟然有如此野心,如果他的构想真的能实现,对于整个医疗系统的医生而言,的确是一件好事。 目前国内医疗系统,医院的名气,往往高于专家人才的价值。一个病人想要治病,第一反应是去什么医院,而不是去找什么医生,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面临着这么个困境。明明有些实力不错的专家,却因为医院的缘故,默默无闻。 但归根到底,治疗疾病的关键之处,还是在大夫的身上。 苏韬赞叹道:“师叔,你这个想法很好。尽管国医专家组每个成员的实力都得到认可,但不得不承认,华夏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很多高手在民间,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才拥有谨慎通道,这对于华夏医疗系统的发展,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好事。不过,想法是好的,关键在于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