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突如其来 (第1/6页)
与导弹出现前的空战一样,潜艇交战非常注重战位。 如果两艘潜艇的性能相差不大,官兵素质旗鼓相当,占据有利位置的一方取胜的概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对任何一艘潜艇来说,后方与下方最容易遭到攻击。 如果速度比对手慢,又被对方从后方咬住,摆脱攻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潜深比不上对手,又让对手从下方进入,扭转局面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冷战期间,美军就吃足了这种苦头,还因此遭受了惨痛损失。 1963年4月10日,服役不久的“长尾鲨”号在大西洋西部海域进行深潜实验,一艘苏联海军的攻击核潜艇闯了进来。“长尾鲨”号立即结束海上实验,与苏联潜艇周旋。因为最大潜深不如苏联潜艇,在对抗中被苏联潜艇占据了有利位置,所以“长尾鲨”号不得不向附近的美军反潜战舰与反潜巡逻机求援。 此举不但没有吓走苏联潜艇,还惹恼了对手,让苏联潜艇钻到“长尾鲨”号下面,然后紧急上浮,用围壳撞穿了“长尾鲨”号的耐压壳,划出一道二十多米长的裂口,导致三个水密舱进水。“长尾鲨”号再也没有浮上水面,而那艘苏联潜艇回到摩尔曼斯克后也在船坞里躺了大半年。 虽然二十多年后,cia为美国海军报了一箭之仇,搞沉了服役不久的“共青团”号,但是发生在“长尾鲨”号上的事情让美国海军刻骨铭心,对美军潜艇的的设计思路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后来服役的“洛杉矶”级与“海狼”级就非常重视速度与潜深,甚至为此牺牲了其他性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