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养帝(养弟) 第93节 (第4/9页)
也都是周公之道。谁也不傻不瞎,怎么会猜不出萧家急吼吼地要将皇室迁往洛都的小算盘? 在太后领着幼帝在先帝的牌位前哭诉一场后,老臣们中有人忍不住在朝堂上开口指骂萧家父子狼子野心。 据说都在气头上,越发口不择言,朝堂上当时吵得翻了天,如同市井泼皮对骂一般。最后双方竟然动起了手,出身教养都被扔在一边,萧月河一拐杖将个老臣的脑袋开了瓢,鲜血直流。 幼帝不足以震慑驾驭臣子,坐在宝座上只往后缩。太后一个女流之辈在帘子后面喊着住手也无人肯听。 褚慎等中立的臣子不得不上前拉架。官靴、官帽甩得到处都是。 现在在大臣们背后理论里,不表态的崇正郡王反而声誉要好上许多。 虽则这位郡王小气抠门些,让满朝文武吃了一个多月的萝卜。可在大是大非上,绝对恪守为人臣该有的尺度。哪里像萧家人,刚刚掌握了军权,就妄想左右皇室,逼得太后在灵前哭诉? 萧老天爷在朝堂混战的当天夜里,便将儿子和孙子叫到眼前申斥。 尤其是对着萧月河,更是严厉:“你父亲向来目光短浅,你怎么也跟着糊涂。如今军权虽然在我们萧家的手里,可是阵前损耗得也厉害,就算一时击退了蛮夷,也不敢说能固守江山。既然太后不愿,便让太后与圣上在漠北就是了,何必急于一时,落人口实?” 萧昇此时也是满心懊恼,今日在朝堂上,他在混战中被人打到了眼窝子,半边脸都是紫,只一边覆冰袋一边道:“儿子原以为将圣上迎回洛城,那崇正郡王必定反对,他因为迎圣驾太倨傲,原本在臣子里的口碑甚差,只要他有拦截万岁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