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8章人口因素 (第3/6页)
在绝望中暴毙…… 欧洲巴尔干地区 对奥斯曼帝国正式宣战的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这两个小卡拉米,被奥斯曼帝国军队按在地上反复蹂躏,家园惨遭血洗,大量民众被迫流离失所。 眼见着这两个小跟班儿吃不住劲了,再不帮忙就要被奥斯曼帝国军队赶尽杀绝,沙俄终于亲自下场,于1877年4月24日正式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5月,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均宣布加入俄方,共同对奥斯曼帝国作战,巴尔干火药桶彻底引爆了。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沙俄在巴尔干地区栽了个大跟头,丧失了威信和影响力,它迫切需要一个重新回到巴尔干的机会,恢复沙俄对该地区的传统影响力。 更为重要的是 沙俄想通过控制巴尔干进而控制由地中海,谋求进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便打通它谋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 因此,沙俄对奥特曼帝国局势的恶化幸灾乐祸,瞅准机会便积极介入。 至此,让英国老身为头疼的第十次俄土战争再次爆发,将其又拖入战争漩涡中。 欧洲战争制造了大量需求,这令世界性贸易重新回暖起来,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大唐帝国首先就感受到了这股暖流。 对外贸易量和出口双双回升,逐渐波及更多商品种类,形成了出口市场的整体回暖。 再加上内需的强劲牵引,促使大唐帝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1877年第一季度经济成长率达到6.17%,钢铁和生铁产量双双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