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章:此时空之帖木儿帝国东征明朝3 (第2/5页)
越南),并立刻率军赶到南京去布防。同时,朱棣还命令“锦衣卫”尽快查明攻打“淮安府”的是“帖木儿”皇孙哈里所部,所率领的兵力只在五万左右。 更有消息,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也在哈里军中。很显然,哈里的目标是南京城,他极有可能仿效“靖难之役”时朱棣突袭南京的方式。不过,“帖木儿”大军的主力却正在向襄阳方面运动,其前锋已经攻克了明军在湖北境内的“洪山营”等六个粮库,为“帖木儿”大军的补给做好了长期准备。这让朱棣心生烦恼,得运粮。 朱棣闻报,知道这时投靠了“帖木儿”的“建文帝”旧臣们在献计献策,而“建文”一朝的不少文官们,因在“靖难之役”后逃散四方,同时也带走了府库中许多重要的军政文书。因此,“建文旧臣”们汇集在“帖木儿”帐下献计献策,使得“帖木儿”能够更加了解明朝的内情。如此一来,随着时间推移,“帖木儿”实力日益强大。 思虑再三之后,朱棣决定御驾亲征,但朝中大臣们听闻后纷纷劝谏,比如户部尚书夏元吉刚从南方征调来了300万两银子,皆乃郑和所管的“广州市舶司”通番商贸的收入。当他听闻消息后,也匆忙前来劝谏。 夏原吉说:“天子贵为一国之君,不可轻动,若一旦有失,则国本动摇。征伐之事,宜派大将前往。” 但朱棣听后却坚定地说道:“敌酋入侵,百姓涂炭。如今强敌横行,君王守土有责,朕意已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夏元吉听后感叹不已,而朱棣“御驾亲征”之事随之确定下来,于是开始调动军队了。 紧接着,“京师三大营”受命调动起来,在长城沿线的北方边境,除了负责防御鞑靼、瓦拉等蒙古部落入侵的卫戍部队外,北方明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