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第44节 (第3/9页)
“我是劳动人民嘛,肯定和学生时候不一样了。” “果然劳动最能改造人。”大叔替殷玉瑶称了称,两大袋子书才三毛钱。 殷玉瑶想起自己没付钱就先带走的两件小家具和古籍、印章,索性直接掏出一块钱来递给他:“多的我押在这里,有合适当柴火的画轴或是桌椅柜子,就帮我留着。” 大叔连忙开抽屉要找钱给她:“你下回什么时候来啊,还是找给你吧?” 大姐见状笑着说道:“你就先记账算她先买了,等下回有合适的我们直接给她留下来单独放里头的小屋里,这些钱足够买一年的火引子和柴火的了。” 殷玉瑶道了谢,不过她知道自己以后大概率是不会来了,这钱就算自己付过账了,反正按照废品收购站的算法,自己给的只多不少。。 大年底下多收了钱,大叔心里高兴,卖了废品他们年底也能拿一点奖金回家。他索性去后面仓库又抓了一兜铜钱给殷玉瑶:“不是爱扎毽子嘛,拿回去玩,别让人瞧见就行。” 殷玉瑶把铜钱装包里,道了谢从侧门把麻袋拖出来,依然去之间的角落里把书收进博物馆。 这些书虽然不像古籍那么贵重,但基本上都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小说,留到后世也是有意义的,总比化成纸浆强。 殷玉瑶走了不久,管钥匙的大叔想着家里的柴火不多了,便打算看看有没有合适劈的。他之前总是在门口转,可是门口不剩下什么好劈的了,便往里面走了走。忽然眼角看到一抹有些斑驳的红色,他凑近了一看,一堆破椅子下面居然有两个半新不旧的桌子。 他兴奋地出来叫另一个同事过来帮忙,两人清理了下上面的杂物,把两个桌子抬到出来,围着转了一圈,越看越兴奋。这桌子台面很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