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66节 (第2/6页)

里外的山坡上,正有一千人的骑兵,正在丘陵山头,远远地眺望着西面浩浩荡荡,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西夏大军。

    赵骏并没有发明望远镜,事实上赵祯看的历史小说里,倒有提过关于如何制造玻璃,然后制造望远镜的事情。

    赵祯兴冲冲地去实验。

    结果被打脸。

    他妈的。

    他发现有很多历史小说胡编乱造啊。

    按照小说里的方法根本没用。

    直到后来又看了一本叫做《三国之谋伐》的小说才知道缘由。

    原来受限于烧制技术和原材料,中国本土的玻璃烧制方式会让原材料沙子中含有铅与钡,因此烧出来的就是铅钡玻璃,而不是透明的钠钙玻璃。

    很多历史小说根本不查资料,直接就一拍脑袋写,真实干起来才发现里面有很大问题。

    而根据那本小说描述,要想烧出钠钙玻璃,就必须要用特殊的办法处理掉沙子里的铅钡,然后才能正常地烧制出钠钙玻璃。

    小说倒是记载了方法,那就是在制作过程当中加入碳酸钠,也就是苏打即可。

    听上去好像挺简单。

    然而在1861年比利时人欧内斯特·索尔维发明索尔维制碱法,以及后来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侯氏制碱法之前,苏打几乎不可能制造。

    那本小说当中只是说了主角会制取方法,但具体方式却没有写明,因此赵祯相当难受。

    又错失了一个剽窃创意,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生物学家、农业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改革派先锋,大宋世界霸主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