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10节 (第3/7页)

何穿河而过的问题。

    那些中小河流还好说,可以在上游建造大坝蓄水,人为地让下游水量大减,这样不仅方便建造桥墩,还能在枯水期开闸放水,解决下游农村用水问题。

    可像颖水、汝水、那些中大型河流就不好办了,即便建造大坝,等枯水期的时候,水流量还是不少,水深常常在一丈左右,不方便动工。

    为此诸多设计人员集思广益,开创了这个沉箱法,利用大箱子沉入水底,然后在箱子里扎钢筋浇灌水泥,完成桥墩建造。

    最值得惊喜的是,这个办法并非赵祯在小说里找到,或者赵骏提出。

    而是设计人员自己动脑筋的结果,与清末时期,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设计的沉箱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见古人智慧决不能小觑。

    听说这次黄河设计的桥墩安然无恙,赵骏满意地点点头道:“嗯,很好,像这种大型桥梁都是百年大计,很多东西都要防范于未然,各种试验测量必不可少,这次刚好汛潮洪水,也是对黄河大桥的一个考验。”

    “不错,如果顺利的话,相信未来对于我们修建长江大桥将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哦?这么快就已经要设想修长江大桥了吗?”

    “正如知院常说的,目光要放长远,眼下虽然修长江大桥肯定是难如登天,但未来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

    贾昌朝叹道:“可惜了,我们工部也派人去长江测量过,至少以目前的能力,怕是难以在长江上建造。”

    “是啊,黄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