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45节 (第2/7页)
滑州知州连连说道:“是下官糊涂。” 赵骏强调道:“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是空话。交通便利,运输方便,才能兴旺发达。州府还是要加倍努力,要多为民生考虑才是。” “是是是。” 滑州知州不断点头,虽然赵骏的话并不重,甚至能感觉到一种勉力的语气,可他却已经是汗流浃背。 这位年轻的知院据说今年才34岁,但他给予的上位者气息和那种压迫感却是实实在在的,一言一行之间,如同一座大山般扑面而来。 或许在常人眼中,高高在上,几乎已经是普通人能看到最高级别的知州县令这类官员,在知院眼中,也不过是蝼蚁罢了吧。 视察了滑州,赵骏的船队就沿着黄河东去五十余公里,在四月十二日抵达了濮阳。 这里是整个黄河治理的中心区域,因为历史上黄河决堤就在这里,濮阳东面的商胡口决堤,原本东去的黄河北流,淹没了河北下游大片土地,以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当赵骏抵达濮阳的时候,澶州知州和濮阳县令前来迎接,并且一同而来的还有被贾昌朝委以重任,为黄河口总工程师的高超。 高超大概四十上下,他原本只是个普通修河工人,但因为提出了三节压埽法而被贾昌朝重用。 此刻濮阳城西小吴村,这里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回河失败,导致黄河再次改道,从原来的横陇东流道,改为北流河道的地方。 正是这一次改道,造成河北下游变成一片泽国,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惨重。 “知院。” 小吴村河堤边,高超指着远处向北徐徐流淌的黄河支流道:“治理大河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堵、疏之间皆有奥妙所在。当初为了修这条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