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32节 (第4/7页)
、淮南、浙江、河南、河北、山东,我们的主要经济以及发展中心将迅速活络起来,以汴梁为中心四周各路联合在一起将变成一个大板块。” “按照我粗略估计,未来五年内把三条铁路修好,能够保证将来至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期。以后大宋就能迅速提高国力,把铁路修得到处都是。” “唯三还处于板块之外的就是福建、江西和广西了,但也没办法。只能等第三条铁路山西连通好,将煤炭资源运往河北,将河北打造成工业重区之后,才能考虑福建、江西和广西地区。” 赵骏最后亦是无奈地点了点福建广西和江西三个地方。 不是他厚此薄彼,实在是地缘因素。 看宋代的经济城市分布就知道了,十个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除了福建的福州和广东的广州是靠海贸起家的以外,其余八个全在运河沿线。 铁路建设之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肯定是飞速提升,那么他就必须首先考虑以汴梁为核心的四周先进行建设。 大宋的首都不是在北京,那么就不会造成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在南方的现象。 但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宋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偏偏都在汴梁。 除非赵骏选择迁都。 可迁都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燕云十六州即便收回来,至少眼下北京还不适合做大宋首都。 其它地方就更比不上汴梁,不是地理问题,纯粹就是一旦迁都,如今汴梁的发展顷刻间就会毁于一旦,又得重起炉灶再发展出另外一座帝都出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赵骏就必须考虑以汴梁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铁路延伸也同样是以汴梁为中心向四周蔓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