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12节 (第6/6页)

恭维。

    若是以前,遇到范仲淹这样的情况,哪怕是个文官,恐怕也早就群起而攻,以防止他拥兵自重为名,势必要将他拉下马了。

    但最近几年朝廷的风气大变,同僚之间,遇到那种有才能者,也不会再嫉贤妒能。

    不是官员们性情改善,而是再像以前那样不听话、不服从者,往往都会受到罢黜、排挤、贬谪,不允许再在朝廷当中任职。

    因而导致如今朝廷内部如果没有实际证据,也不会再捕风捉影,随意弹劾、造谣、污蔑同僚。

    而这一切的主导自然是赵骏。

    并非赵骏在迫害这些官员,而是他必须要改变这种风气。

    一旦朝廷出现一个耀眼的人才,如历史上狄青那样,就马上各种打压,各种抨击,甚至是造谣污蔑。

    这样下去大宋还有救才怪。

    所以赵骏必须改变这种风气,以此鼓励人才的出现。

    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行军打仗,人才非常重要。

    至于如拥兵自重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体制解决。

    比如现有体制之下,范仲淹即便是手中握有二十多万大军,也几乎不可能实现造反。

    先不说下面像张亢、狄青、王素、韦焕之等高级将领、文官愿不愿意跟随的问题,单说军队改制之后,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因为宋朝整体军制只到军一级,每军五千人,范仲淹手底下有三十多個军,由接近百名中高级将领率领。

    除非范仲淹能够策反包括张亢、狄青等一百多名中高级将领,否则几乎不可能造反。

    所以肃清朝廷风气,势在必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