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06节 (第2/5页)
指标任务。 一时间大宋各地贫民百姓欢欣鼓舞。 而地主富户则是怨声载道,以至于不少人打算出售田土,降低成本。 正常情况下,产量越大,成本就会摊的越薄。 但这是指工业产品。 非工业化的传统农业成本摆在那里。 别看朝廷这次只提高了一倍税收,让税率达到20%,再加上售出的商税,基本就在20%到25%之间浮动。 然而剩下的75%-80%并不意味着就是纯利润,还有地租、运输、用人等等成本。 另外粮价持续下跌,对他们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害。 光一个地租就可能要去30%到50%,再加上收获的粮食你还得拿去卖,雇佣长工短工搬运,到了最后别说赚钱,不赔钱都算不错的了。 所以那些收佃户较低地租的良心地主首先就受不了,只能售卖土地。 官府就趁机收购,把它们变成官田。 而那些地租收得比较高的黑心地主也许还能扛一扛,可佃户们很快就不干了。 因为官府收了官田之后,就再次降低了地租,比如把地租降低到三至四成,比地主那边收的五到七成低了不少。 并且官府还会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如种子、农具等等,吸引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为官府做事。 地方官府又会按照朝廷的指令,雇佣这些青壮劳动力在农忙的时候耕地,农闲的时候去修缮水利工程,开垦河渠、修建池塘、大坝、水库之类的水资源调节设施。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等到十月份的时候,新政出台了仅仅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有大量的地主佃户离开,投入到官府的怀抱。 要是在东汉到隋唐时期,门阀世家当道的年代,这些佃户就是门阀世家的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