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81节 (第3/7页)

哪怕官府出钱也少有人应答。”

    “不错,这些都是地方官员不能带领地方发展的通病,我觉得也不能全怪地方官员无能。”

    “确实如此。”

    赵抃和陈希亮二人也表示赞同。

    杨告和杨察当初一个是淮南的发运使,一个是宿州通判,看似两个都在地方,但那都宝元年间老黄历了。

    后来赵骏发现了人才,没过多久就调到了中央去,很少在地方上任职。

    相反王安石、苏涣、李孝基等人则是康定庆历年的进士,直到现在还在地方上当知州,经历过各种新政,自然也能理解地方官员的难处。

    “嗯。”

    赵骏点点头道:“你们提的建议都非常有建设性,我会记录下来,综合一下大家的考虑,以此出台新的政策。”

    他想起了后世。

    后世很多县都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像著名的曹县就是棺材之乡,寿光蔬菜之乡,东明西瓜之乡,洛川苹果之乡,高阳纺织之乡等等。

    现在官员的问题是,一任期太短,即便有施政方向和理念,也因为任期而容易被耽误。

    二是缺乏这样因地制宜的高素质人才,不容易找到适合当地的经济产业链。

    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百姓靠地吃饭,很多经济作物若是在交通发达的地区还好,若是在深山老林里,百姓担心改稻为桑,改稻为茶,万一销路不好,那吃饭都是问题。

    所以综合多方面问题叠加,自然也就造就了很多地方的州县发展并不顺利,往往只有一些特殊地区有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