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17节 (第2/7页)
到利润,民间用钢需求大,未来不缺销量。 可兴办这样的厂子成本也不知道多少,普通商人肯定办不起,只有那些巨贾才有资格。 而水泥厂则是不知道未来是否有市场,是否会亏本。 不过商人做买卖本身就有风险,朝廷已经给出了水泥厂未来的发展方向,那自然也不乏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快消息出来之后,汴梁就有不少商人打算前往工商局,询问兴办这几个厂子的问题。 教育界和商界都引发了不小的地震。 而相比于不少读科学出身的进士和看重钢铁水泥的商人们来说,民间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汴梁真正看报的其实没有多少底层百姓,看报的受众多是汴梁市民。 这些汴梁市民就跟后世北京市民一样,在当地有房产,有产业,都是小有家资,所以能够认识字,看得懂报纸,识字率也高。 可底层百姓是看不懂的,他们大部分人都不住在内城,连外城都不住,而是住在城外。 此刻城外早就已经不是当初的荒野。 这几年汴梁大兴土木,城外东西郊区,如今早就修建出大批房屋,住满了百姓。 房价最低的是东郊,东郊离城近,离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河等运河码头近,走路到码头去可谓近在咫尺,按理来说应该是最抢手的地方。 但新曹门外的房价低至一月租金不到三百文,比官府修建的公房还便宜一百多文,跟外城靠近新曹门的房租比,更是差了五倍。 朝阳门和大通门外的房租稍微贵一点,大概五百文一个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