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11节 (第2/6页)
成为了一路与安抚使、转运使、提刑官、监察御史平级的高级大员。 这一点其实历代王朝都有沿用,甚至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只是大宋因占城稻而出现第一次粮食革命,生产力爆发性提升而做得相当好。 这使得宋朝虽为历代起义次数最多的王朝。却在规模和集中爆发次数上,都不如排名第二的清朝那么大。 就在于即便地方上有灾情,通过仓库放粮,也能迅速解决。 不过陕西路的秦凤路、永兴军路却没有多少粮食储存,因为这里本身就人少,又要时常供应给边军,因此存粮不是很多。 历史上宋夏交战,边区和汴梁的粮价暴涨,就在于边区的存粮用尽,需要大量从汴梁运到西北边关。 如今的情况倒没有那么糟糕,灭夏战争很快,加上生产力再次提升,粮价低廉,在灭夏战争时期,朝廷就运送了大批粮草至西北存储起来。 这次要进攻高昌,离得实在是太过遥远,如果直接从汴梁运粮过去,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 为此赵骏想到了一个妙计。 那就是由朝廷招募流民,为国家押运粮草送到关中,如果流民愿意留在关中,就给予他们田地和生产资料,帮助他们开垦农田。 如此一来,即能解决汴梁这些年日益增长的人口,以及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工作而产生的治安问题。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关中目前存在的地广人稀,渺无人烟的尴尬情况。 当然。 这项政策肯定不能完全解决关中人少的窘境。 因为关中的问题是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无法耕作、自然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