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86节 (第3/6页)

之下,当时他面临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得多。

    大宋三冗严重,苛捐杂税无数,大部分百姓水深火热,吃饭穿衣都是问题,又怎么能管得了这部分陋习?

    因此他必须先解决朝廷的财政,解决绝大多数百姓吃饱饭的困难,将房子里的大窟窿补上,才能治理这些缝隙和小毛病。

    另外则是古代皇权不下乡,在封建社会王朝对乡村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往往就需要本地宗族或者地方地主豪绅帮忙管理,自然也就无法改变宗族进行私刑。

    就像鲁迅的家产被宗族叔伯霸占,他却求告无门一样。

    综合两点,赵骏一直没有对基层进行大幅度革新,目前停留的新政方面,大多都只是涉及到官员、地主以及普通百姓赋税方面的变动。

    至于对基层百姓的道德要求,法律限定,有,但涉及得不是很多,并且地方官府也不是全能的。

    一个县的县衙没有能力掌管全县的百姓,很多案件和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而是没有上报到县衙去,就成为了“民不举、官不究”。

    所以很多时候报到县衙,再从县衙报到州府、路府,最后乃至上到中央的情况就少之又少。

    让朝廷就出现了一种地方上风平浪静的错觉。

    但如今却大不相同了。

    赵骏虽然还未对基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可对北方的农村也已经有过一定的变动。

    比如不允许私自设立公堂,不得限制宗族人身自由,妾生子享受同样的地权、继承权以及教育权,以此来瓦解宗族的力量。

    同时一县的乡野几个村庄可以联合起来组建,农会内部为了防止有人不爱惜公共器具或者将据为己有,并没有由官府出资放置农具。

    不过官府与农会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