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25节 (第6/7页)

上的商业贸易,陆路贸易承载量太小,因此中大型贸易都会走运河,只有小型贸易会走汉水到襄阳,再走陆路去汴梁。

    然而工业时代的背景下,襄阳建起了火车,建起了钢铁厂、纺织厂、水泥厂、砖厂,吸引了周边县乡大量人口流入,让城池迅速得到发展。

    护城河上建造起了钢筋水泥桥梁,高楼大厦在城外纷纷拔地而起,西城外的檀溪码头船来船往,将大量工业原材料送到了城西工业区,然后转变成钢材、衣服、水泥。

    苏轼走在城中,城里的建筑物倒是没太大变化,但他看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里,有自行车穿梭,有报童在卖报,还有电线杆竖起来。

    一家人才刚从北城进去没多久,就有黄包车过来询问。

    苏洵心疼妻女,就包了两辆,妻女一辆,他和两个儿子一辆。

    两辆黄包车向着西城方向而去。

    他们今晚要在西城找个客栈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路。

    苏轼坐在车上,从北城入城后,大部分地方与普通城池无异,街头巷尾摊贩林立,招牌高高挂起,在风中摇曳,各种吆喝声音不绝于耳。

    等到了西城附近,样子就变得不同起来。

    由于当初建火车的时候,还没法解决汉水那么大的河流建桥的事宜,所以火车桥是从上游河道建造,那里有长寿岛,河道最窄处只有不到十米,桥墩可以在岛上建造。

    如此一来,火车站就只能放在西城,并且城西也靠近钢铁产区,后世十堰、谷城、保康、房县等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我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