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53节 (第5/7页)

,就会分好几次,说书人为了留住听众,则会在最精彩的地方断开,所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形成了“章回”。

    这个手法被文人运用到小说中,即有“章回体”之称,而每章的标题则称作回目,像这一课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是回目的前半,后半叫“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明朝。

    听到这里的施耐庵长出一口气:可算是绕回来了。

    北宋。

    欧阳修等人听得分明,了然道:“原是起自瓦舍说书,用楚姑娘的话说,小说可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了。”

    “市井杂说,亦有野趣。”梅尧臣露出几分笑意。

    时下繁盛,东京更是繁华之都,茶楼瓦舍里说书之人不胜枚举,听者甚多,场面异常火爆,许多风雅文士偶尔也会去凑凑热闹,虽则粗陋,但胜在鲜活有趣,欧、梅二人俱是亲到听过的。

    “这是否也是后世所说的,民众之力?”梅尧臣道。

    代代相传下,竟引得文人争相执笔,篇篇佳作历久弥新。

    明朝。

    朱权终于觉得耳熟了:“这林冲,不是《大宋宣和遗事》中的人物么?”

    《大宋宣和遗事》传为宋人作的讲史话本,书册则见于元代,主要敷衍的是大宋宣和年间宋江等人的旧事,在市井民间一度盛行。

    朱元璋到底出生草莽,对这些民间讲史说书较为熟悉,只是宣和遗事着重说的是宋江、杨志等人,林冲则较为模糊,是以他一时还真没往这上面想,此时听得自家儿l子提醒才反应过来,当下神情便生出几分古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