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_1660:西行记(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60:西行记(6) (第2/5页)

贲宽,可都是干过贩卖人口的勾当,雇佣一些胆子奇大的商人,深入到秦国各地,将那些无法生活下去的秦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带出秦国,卖到明国各地.有一技之长的最贵,青壮次之,便是老弱妇孺,这些地方郡守也同样愿意出钱,只是便宜许多,因为这些郡守都很清楚,这些老弱妇孺或者没有什么劳动力,但他们却是拴住这些青壮的最好的锁链.一家一家的被贩卖到明国的,这些地方郡守是最欢喜的,因为这代表着他们能更好地控制那些彪悍的秦人.

    当年明国的很多郡治,因为战争,也因为齐国的肆虐掠夺,人丁缺失的极其严重,而这样不计手段的弄来人口,是当时大明很多郡治的不二选择,大明朝廷自然清楚,但是也只能将聋作哑,因为这种手段虽然说出来不好听,但却能壮大明国的实力,同时也削弱当时还是敌人的西秦的实力..ZWwx.ORG

    因为秦国最勇猛的战士,大都来自这些贫困地区,你不能指望像雍郡那些比较富裕的地方还有敢于舍弃一切去战斗的那样的勇气.

    这种从一开始的小规模的贩卖,到后来演变成了大规模的逃亡,直到西秦被明国灭亡,这种向明地逃亡的潮流还没有停止.但这个时候大明朝廷自然再也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了,严禁各地再吸收这些地方的流民.

    不过对于人而言,向往更好的生活自然是一种本能,哪怕已经不允许这样的逃亡,但仍然有不少人冒着风险向明地流亡,到得最后,新上任的大明官员,不得不派出人手来堵截逃亡的路线.

    至此,像营州,涔州这样本来人丁极多的地方,在经历了战争的死亡以及流亡之后,竟然成了人烟稀少之地.完全的荒芜了.

    对于这样的现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