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_第九百九十四章:不动声色的掠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九十四章:不动声色的掠夺 (第5/5页)

下来,商务署将成为一个全新的部门,专门经管食盐,将所有的利润都要收归到朝廷,当然,地方政府也会从中分到一杯羹。

    而这一次谈判的大头戏,自然就是昌隆银行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到楚国开始经营了。这是大明对楚国进行经济掠过的一个重要开端。之所以不用太平银行,是因为太平银行国有的背景太扎眼,而昌隆银行作为私人股份,就不那么显眼了。

    昌隆将借着楚国财政的担保,公然的每年拿走楚国赋税的一部分,而这还只是一个引子,当每年楚国的真金白银运进昌隆的时候,将会使得昌隆在楚国的地位凌驾于其它任何一个私人钱庄之上,而楚国,是没有国有钱庄的。这是一种信用,一种可以让老百姓放心的背书。

    而昌隆在楚国发行的是明国的纸币。

    也就是说,运进来的是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子,但昌隆拿出来的,却是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纸。

    让大明纸币在楚国正大光明的流通起来,从而不动声色的让楚国的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向大明,才是这一次生意的真正目的。

    当然,卖武器的确赚钱,而且,大明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这些特殊的产品,虽然非常好用,但他的质量,比起自用的,可就差太多了。太平坊们的大匠们很鬼,他们做出来的诸如连弩这样的武器,有的可以经历个两三场战役,有的可能只打一仗就要报销,而有的,用得时间就更长一些,这样会让楚国人根本不会注意到其中的质量问题,当他们用惯了明国的这些武器的时候,他们便会要求源源不断地买进同样的武器。

    道理就是这样,一个人吃惯了山珍海味,突然让他去吃猪食,他自然是吃不下去的。枪手1号的马前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