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第1/3页)
就这样唐朝还没有动荡走向灭亡,也确实能证明唐朝的强盛,他问赵过,“之前的良种种的如何?” 赵过一直想汇报,因为天幕讲历史,他就没机会说,走上前赵过忍着激动跪下,“陛下,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亩产和天幕说的差不多。” 他一直按照天幕给的资料一步一步认真播种,丝毫不敢懈怠,成果也相当令人满意。 刘彻大喜,“真的?”这可这是太好了! 李世民惊疑不定,“歉收?”如果再加上徭役繁重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他忍不住又揍了几下李治,“你阿耶我都舍不得大修宫殿,你竟然敢?!” 李治面如土色,身体摇晃几下,被武则天扶着坐下来,两人沉默良久,他才开口,“朕要下罪已诏。” 没办法,天下人此时都知道这件事,他要是不表态,估计会引发动乱,将来能不能迎来盛世都不一定。 武则天安慰他,许久,李治的脸色才好一些,这宫殿是不能修的,连寺庙道馆什么的也都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先解决歉收的问题。 两人又讨论许久,终于讨论出一个彼此都满意的方法,两人相视而笑。 朱元璋,“歉收确实是个大事。” 他还记得饥荒那年,米价飞升,吃都吃不起。 【歉收、洪水、干旱等接踵而至,国家经济情况相当危机,那时候粮价非常非常高,为了解决这一办法,唐朝剔除例如减少铸造新币等措施,并取得了部分成功,让唐朝不至于动荡不安。】 【经济学问题我不是很懂,就不继续讨论这个了,以上这些就是李治执政期间的政绩,功远大于过,庙号高宗、安葬于乾陵。】 【接下来我们跳过李显和李旦,直接讲女皇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