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一百三十章 满洲里告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满洲里告急 (第5/6页)

两镇。

    现在黑龙江最不缺的就是对李安生忠心耿耿的兵源,誓死追随的军官。

    兵工厂仿造马克沁重机枪的设备也已经到了,子弹工厂也由简森伯格兑现,美国人也要插了一手,锦上添花。

    迫击炮能够基本自产,只是产量少些,接下来,就是李安生向往已久的重炮,且不说m1903这样的主力75毫米炮,他更希望是105榴弹炮,直至150毫米重型榴弹炮。

    目前全亚洲也就大清禁卫军拥有唯一的18门克虏伯150毫米重榴弹炮,他暂时还不奢望,他瞄准的是德国克虏伯产的1906型105榴弹炮,当然德国在一战中大量列装的105毫米榴弹炮是1909型。

    在一战中真正大发神威的火炮是德国产榴弹炮,德军榴弹炮多半可以在“75小姐”射程外把法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而即便是进入了法国人的射程内,德国炮手也多能把握住隐蔽阵地与钢制防盾的优势,对法兰西的榴散弹攻击几乎可以免疫。

    一战后期各国也都知道速射炮的致命缺陷,可受限于战前各国的战术思想与工业实力,没有人有能力换掉手中大量的速射炮来追寻德国人的脚步。

    现在李安生可以提前就紧跟德国人的步伐,虽然德国军工巨头克虏伯以及总参谋部都不愿意对外提供榴弹炮制造技术,就连外销,也是以m1903、m1905、m190875毫米野战炮为主,榴弹炮,请准备大笔的钱来。

    办法总是有的,就如同李安生从胖叮当那里得来了一些马克沁重机枪的改良技术——这些技术在后世网络上铺天盖地甚至整个马克沁从诞生到最终消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