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一十二章 广东阴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广东阴云 (第6/10页)

不排除从海上轰击广州沿岸的可能。

    程璧光这次邀陈炯明出来,便是想要探探对方的意思。

    李安生可是从后世查到了不少关于陈炯明的正面资料,才知道所谓的历史还真的不靠谱,在伟人孙大炮的照射下,陈炯明成为了反动军阀,可是只有深入的了解一些真正的史实,才知道何其荒谬。

    后世陈炯明在香港病死,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棺材也是也是母亲备木的棺木,全凭朋友旧部捐助。

    而当他最后面临军阀混战失败的时候,作战无钱,有部下建议广州开赌敛税,陈炯明说:“粤军可倒,而赌不可开!”。

    他不接受外国势力,早在漳州时列宁派人送亲笔信寻求在中国的合作对象,陈婉言拒绝;日本人力争与之合作,陈言首先签字还我东三省,日方知陈炯明生活拮据,送八万元支票,陈炯明打叉让人送还,在当时各地军阀争先恐后寻求列强支持,自保疆土时,国有陈炯明吴佩孚如此豪杰,夫复何求!

    陈炯明临死前,其女问有什么家事嘱咐,他苦笑对女说:“我对家事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旁边有人问,他对国事如何,他呈兴奋状,举手欲执笔,然后手已僵硬无法握笔,连说两句:“共和、共和”,共和之后语不成句,话未说完,便溘然长逝。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大公无私的伟人,像孙大炮那样的,不知道算是哪门子的伟人。

    历史真的不可信,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尤其是后世的中国历史,什么都不能全信,只能半信半疑。

    或者,有时候只能当成狗放屁,或者说鬼话,听天书。

    程璧光有一句没一句的跟陈炯明谈起进来广州的变化,也在盘算着,是否能够说服陈炯明,拉拢亲信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