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四百五十章 俄国革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章 俄国革命 (第7/9页)

列宁断定他接不了班。孟什维克出身、贵族作派、独断性格,使他在党内树敌太多。

    而斯大林,似乎太过刚愎自用,心机深沉,同样为列宁所忌惮。

    7月14日,伟大的革命同志斯大林在自己的家中被人袭杀,引起了苏维埃高层的集体震怒,反革命分子这是在宣战。

    这种卑鄙的手段,只能使得苏维埃用更加坚决的手段去镇压他们。

    虽说革命胜利苏维埃掌握国家政权,但形势仍十分险峻。俄国无产阶级不仅面临国内阶级敌人的负隅顽抗,而且还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严重干涉。不论新诞生的苏维埃政府怎样三番五次地提出建议,英、法总是断然拒绝举行任何和谈。列宁主张,为了拯救年轻的共和国,必须结束战争,复员沙皇旧军队,赶快同德国议和。

    在中央委员会里,列宁的尽快单独同德国议和的主张,遭到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的强烈反对。

    虽然斯大林的死对于他们有触动,但是并不能改变他们的主意。

    而高尔夫的坚定支持,成为了列宁最终拍板决议的乾坤之石。

    从列宁由前线收到的详细情报中可以看出,军队没有斗志,再不能打下去了;士兵一心想回家。工人和农民都厌恶长期的战争,国民经济已经完全崩溃。就在这些日子里,德军迅速向前推进的消息不断传来。德国人利用他们的突击部队,很快攻占了不少城市。

    他指出,德国的条件,无论多么苛刻,必须立刻接受。没有别的选择,任何别的决定就等于宣布苏维埃政权的死刑。

    为了拯救革命,在经过激烈争吵的会议之后,彼得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