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铜矿之争(2) (第4/5页)
一味的大肆滥采,只能一时之间获利颇丰,对地方并没有好处。 李安生则不一样,他是打算将多宝山当根基来经营的,当然要无比慎重。 这个时代的选矿工艺并不先进,冶炼技术同样如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废矿的回收利用率。 将这些铜矿石留待以后技术进步之后再开采,而不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大肆的开采铜矿石,然后粗糙的捣鼓出铜精粉就出售到市场上。 现在国际市场上铜精粉也是硬通货,固然能卖出高价,但这并不是李安生想要的。 如果段芝贵能够主导此事,将瑷珲到墨尔根的铁路修起来,这条铁路而且能控制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李安生倒是愿意放开些口子——毕竟他也想尽快累积些资本。 就看老毛子有没有这个魄力,能控制住贪欲,坐视大清修通瑷珲与墨尔根的铁路,从而通过呼伦、绥远的关道,将瑷珲到哈尔滨的这条中轴线连通起来。 他当然能猜到老毛子走了段芝贵的门路,但是他在赌老毛子同样腐败,即便有见识的俄国人能看到这条中轴线连通对于他们控制北满的阻碍,但只要他们自己能获得私利,也就什么都不在乎的了。 这事情放在腐(和谐)败无能的大清与沙俄身上,很正常,两国是一国的,彼此彼此。 “说来说去,还是铁路,你写的那个折子我看了,虽然只是建言,但还是保守了些,我看这铁路很有必要一修嘛。别的不说,将来我们调兵也快捷方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