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_第一百二十八章 粮食交易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粮食交易所 (第4/7页)

定今年黑龙江粮食产量在260万吨到300万吨之间,甚至有可能会超过300万吨,要知道,吉林人口是黑龙江的两倍,耕地面积也是两倍,今年的收成也不会超过200万吨。

    徐世昌派人初步核定了一下,根据目前的收成情况,整个农忙结束后,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将超过800万吨。

    黑龙江的农业堪称奇迹,要是这个奇迹能够放大到整个东北的话,那是多么伟大的成就,800万吨翻一番就是1600万吨,320亿斤粮食,分摊到全国四万万人,那就是人均70多斤粮食,勉强够一个月的嚼用,也就是说,光是东北三省产的粮食就能够让全国人民吃上一个月,这还是在东北初步开发的情况下。

    每年要进口数千万两银子的粮食,数百万吨的粮食,要是这笔钱能够省下来多好。

    可是,中国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同时也是粮食出口大国,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自从东北修建了中东等铁路之后,便利的交通,也为列强掠夺东北经济资源提供了条件。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从哈埠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哈尔滨由此成为遐迩闻名的商品粮集散地。

    1896年,俄商开始在松花江沿岸农村低价收购粮食,然后将粮食集中到哈尔滨码头以便销售或运出。1905年,日本开始向哈尔滨进行经济渗透,掠夺我国的农产品资源。

    今年,哈尔滨被辟为商埠后,西欧粮商纷纷来哈埠开办洋行,并大量收买粮食运回本国。洋商雇佣中国人到农村为其收购粮食,然后集中到哈尔滨,再转运出口。

    然后呢,洋面粉就哗哗的进来,摇身一变,夺取了大量的财富。

    这次俄商与日商成群结队的进入黑龙江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