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可怜无定河边骨 (第4/6页)
任弘祭祀战死袍泽的举动打动了他,接下来的话,不再拐弯抹角,而变得开门见山: “既然如此,你也已打听到,使团奉命去大宛迎回的天马,半道就死了吧!” “下吏确已听闻。” 傅介子苦笑道:“当年在贰师泉边,第一时间能饮水的,不是吾等这群饥渴的兵卒,而是来自大宛的天马。当时贰师驭下失当,不少官吏贪污,在他们看来,普通士卒死了几百上千无所谓,但大宛天马,却一匹都少不得!” “可这次,我作为正使,却是连一匹活着的天马,都没带回来啊。” 傅介子看着任弘:“所以在你看来,我使命未完成,回朝后恐将受责,是不是应该同吴宗年一样,心中惊慌?” “而又遇到你献烤馕,可以作为功劳补过,则犹如绝渡逢舟,应该大喜过望才对?” 方才在堂上,副使吴宗年听了任弘陈述后,的确很是惊喜,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但傅介子这厮,却安如磐石。 看来事情没有按任弘预想中“雪中送炭”的剧本走啊。 任弘只能道:“傅公是做大事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岂会与副使一般失态?” 傅介子笑道:“那你说说看,我为何不慌?” 这是第二次考较么? “因为傅公心中有底……”任弘其实在来贰师泉的路上,也在琢磨这件事。 他的目光,落在胡杨林里一些多年前被抛弃的枯骨上,那是牲畜的骨头,灵光一闪:“这次傅公虽未带回活的天马,却有死马骨!” 战国时,燕昭王的大臣郭隗,借用一则耗费千金只买来一副千里马骨的典故,向燕昭王表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