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欢_第十八章 风助雨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风助雨势 (第5/6页)

上,顺着精炼直钢滑下。而后是两滴三滴,飘斜淅沥,打湿了箭杆,沾着他眉心的鲜血,滑落下来。

    积蓄了一个时辰的雨,终于落下。

    没有太多留意,这一组三人战斗小队很快投入下一次战斗。

    在羊马墙之后,散布着许多这样的小队伍,宛如被撒在地上的铁蒺藜,尖锐地楔入敌军的伤口之中。

    其实沈青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明朝戚继光的鸳鸯阵,11人为一列,各自编配不同的武器,长短结合,攻守一体。

    然而这样的阵法更适合多山丘陵地区不说,且需要队中的十一人彼此熟悉、同吃同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留给他的时间确实不够了。

    再三简化,就变成了今天吐蕃兵所面对的阵势——三人战斗小组的模式,仍旧是各有分工,配备不同的制式武器,进攻、掩护、支援,宅内突将、长行官健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前几天城内武担山演练的时候,沈青折才一拍脑袋,终于想起来这个模式的熟悉感来自于哪里了……不就是三三制么……

    穿越了几天,连老传统都忘了。

    如今实战来看,就算磨合期短,清晰的战斗理念仍然发挥了极大的效用。从各处城墙涌入的吐蕃兵被绞杀、或是失去战斗能力、在唐朝士兵特地学的吐蕃话“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中跪地投降。

    唐朝士兵也不太理解,沈郎为什么要他们说“缴枪不杀”。这些人都没带枪,大多带的是吐蕃的刀,还有些带铁钩的,便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