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第61节 (第2/7页)
甚至是能给自己刷仁义名声的事情,皇帝为什么不同意? “河西郡王的请封虽然情有可原,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日朕为河西郡王破了例,来日就会有人以此为先例,长此以往便一发不可收拾。”皇帝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他们的传统就是寻找传统。 一旦要做什么事情发现有困难,那么如何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准确,有先例可循,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而出这一招往往能出奇制胜。 满朝想要进言的大臣顿时都哑火了。 孟抚江的请封折子就这样暂时被压了下来,皇帝虽然说了这样子不行,但也没有立刻把折子打回去,那就说明还有回转的余地。 难不成直接过继,按规矩走完流程? 这也是一个办法。 但是又问题来了。 能和孟老将军做亲家的也不是什么平头百姓,更不是什么谄媚没有风骨的人家。 人家又不是养不起儿子,能让孩子跟孟老将军姓是因为敬重孟老将军的为人和功绩,可不是让孩子去外公家里打秋风的。 若是孟老将军这一波能把爵位请下来,那么为了孩子好,人家爷爷奶奶自然不会废话多说什么,但是为了外祖家产直接过继过去,这吃相太难看了,人家要脸肯定不干。 事情就这么僵住了。 转折来自半个月后东北的一封折子,一封同样的请封折子,来自辽东郡王廖启昌。 比起孟老将军的情有可原,廖启昌的请封折子简直是匪夷所思。 因为他要请封自己的独女为世女,但知道不合规矩,所以愿意主动降爵,为女儿请封的是公爵世女,另外还为几个侄子请封一串的杂牌将军,请皇帝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