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 (第1/4页)
:“我看陈师傅家的磨盘很多,五个,这在西镇少有了吧。” 自从案件发生以来,他对磨盘有种特殊的敏感性。 “家里世世代代做这生意,肯定比平常人家多。” 陈实义为他添碗筷,男人长相粗旷,身体壮硕,但无论做什么动作都很轻柔,筷子架在碗沿上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他从厨房搬出一只小木桶放在桌上,掀开木头盖子,热气蒸腾,伴随着散发出来的还有大豆的清香。他说:“肖先生,你尝尝,这大概是我做过的最后一桶豆花了。” 肖妄在路上听了陆羡浩的描述,对他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没有过多问他的私人问题,他先给陆羡浩盛了一碗,又给自己盛了一碗。 吃的时候不忘感叹:“这么好的手艺,失传了是西镇的损失。” 忠厚老实的男人笑得有些羞涩,显然对赞美声不习惯。 陆羡浩:“放心,到时候把陈师傅的秘诀写进书里,人人都能做出好吃的豆花。” 肖妄笑道:“美食家还肩负起传递手艺的重任,不得了。” 陈实义想起个问题,他略显局促地对陆羡浩说:“陆先生,写游记的话,可以不标注人名吗?或者用化名。” 陆羡浩没想过他会提这种要求。以往他介绍当地名小吃时,都会一五一十写出店名或教他做菜人的名字,这不仅是出于对知识版权的尊重,更是对他人的尊重。 可陈实义,不仅主动要求不留名,而且在过去几天里,也拒绝了为他拍照的请求,可以拍院子、拍制作流程、拍一切物件,就是不能拍本人。 “为什么?你和你的豆花秘方都值得被大家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