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何去何从 (第5/5页)
友的后代再遭受什么危险,所以在他的运作下,给与了杨林最多的赏银并升为把总一职。 张铨信中大意是杨钦已经殉国,那么作为他的好友就有责任为他安排好家事,所以给杨林今后安排了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杨林就此解甲归乡,娶妻生子伺候母亲于床前,为她养老送终,等正千户世袭的文书下来也算有了终生的保障。他是最希望杨林走这条路的。 第二条路是杨林继续从军为国效力,但是辽东的形势不容乐观,有随时殉国的风险。所以为了降低和规避这种风险,他将杨林安排去辽东半岛最南边的金州卫,以把总职管备御事顶替文济武的空缺。 只要不出错,干上一两年后再去京师参加兵部的考核,便可转为正式的正六品备御一职。 张铨在信中最后告诉杨林,这两条路都已经为他铺好了门路,不管选哪一条都可以直接和张应昌说,可随时动身离开镇江堡。 杨林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第一条路是最好的。谁不喜欢一天啥事没有,然后到了日子就有银子拿。可从现在开始,那里还有太平日子? 那么选第二条路,自己真不敢保证历史会发生变化。就如自己给刘綎送信,本以为他们可全身而退,结果却在富察全军覆灭。 不过历史还是有变化的。至少马进忠和三百多名官兵就躲过了此劫。这就好似历史是一座大山,在自己不断的撬动下终究会有一丝松动。 有些事情不去努力改变,会留下终生遗憾的。那么,就选前途莫测的第二条路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