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谈故解疑 (第3/5页)
偏偏中心顶珠的位置却是空的。 看遗留痕迹,原物又不似是顶珠,他搞不清到底是什么。 另外,根据清朝典制,九间堂殿为天子所有,七间而为王爷,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藻井。 那么如按正理来讲,完颜家是不能有这样的藻井戏楼的。 对此,他一样感到迷惑。 允泰很快做了回答。 他说家中戏楼那个藻井实为大内戴顶子的走工所凿,原是为宫里所备。 后来宫里没钱修,这个藻井就一直仍在了营造厂作坊里。 是他一眼看重买了来,想的是母亲爱戏,专为其母修一个为玩乐而建的戏台。 由于当时已经是“袁大头”当政了。 戏楼既不是什么正经建筑,逊帝也不会再追究,所以盖也就盖了。 而藻井之下的五蝠环绕的中心,确实原非顶珠。 那是他从逃亡到京的白俄贵族手里买下的一盏鎏金琉璃灯。 花了五百大洋,据说是从冬宫带来的东西 如今既以无踪,便用顶珠代替也可。 听了这番解释,单先生豁然开朗,不过也因此又追问了一事。 他说看那半亩园的最后面的“嫏嬛妙境书屋”。 三间轩式建筑,包括一带围墙,用的皆是绿色琉璃瓦。 这同样存在僭越礼制的问题。 而据他所知,完颜家可算是八旗贵族里的藏书大家。 这“嫏嬛妙境书屋”完颜麟庆,希望子孙世守藏书,依晋朝人张华梦游嫏嬛仙境的典故而建。 至嘉庆、道光年,轩内便有藏书八万五千卷,且有书目传世。 却不知是从何时用得绿琉璃瓦,这又为何故? 没想到这个问题倒把允泰问住了,他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