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才科举路 第302节 (第2/6页)
之日可望,九死,不悔! 陈庭齐的想法,谭越书一时无法想到,直到翌日那最后一场考试开始,徐韶华看着自己手中的答卷,不由得勾了勾唇: “会试一场,一题定乾坤,谁说这位陈尚书性子温吞了?只怕都是传言。” 话虽如此,但徐韶华还是认真的将这三道策问一字一句的看了过去。 这三道策问放水十分严重,其中两道乃是永齐二年和永齐三年的会试考题,可圣上继位至今也才有四场会试。 如此接近的时间,这样的考题无异于送分题了。 至于第三道,这位陈大人选得便不是会试的考题了,而是乾元十八年的晏南乡试考题。 也就是先帝在位的最后一场乡试的考题,可晏南的科举纪要举国学子都对其奉为圭臬,除非有太过偏远的学子外,对大部分学子来说,这道题同样是送分题。 徐韶华摩挲着笔杆,将这三题的时间在脑中过了一遍,忍不住扬了扬眉。 这算什么? 致敬先帝? 徐韶华一边挥毫泼墨,一边在想着这位其名不扬的陈尚书,可陈尚书在礼部尚书的位子上已经坐了十数年。 他看着圣上登基,看着圣上娶妻,在右相等人争权夺利之时,他也只是自保而已。 可以说,这位礼部尚书在坐上尚书之位后,并未留下什么让人称赞的建树。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试图在会试之上,一问憾群英! 陈庭齐的这一手,让徐韶华越发好奇起他日若能与其在朝堂共事,又该是怎样的场面。 心里这样想着,徐韶华笔下未停,如此三日之期,一晃而过。 众多考生走出贡院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