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女官_分卷阅读35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7 (第3/4页)

一哥大臣说“震情未止,太子亲往实在危险”后,康熙反对道:“太子乃是大清储君,身份紧要,不可涉险。”

    康熙依旧决定派钦差前往。

    太子想做什么事,从来便不会轻易放弃,他回毓庆宫后,连夜赶出一份折子,历数他,一国储君,亲自前往灾区,对大清的好处。

    不一定会发生的危险和已知的好处,太子全都罗列的清清楚楚,无一遗漏,第二日一早便亲自呈给康熙。

    康熙只匆匆扫一眼,便明白此折的内容,没有继续看下去,而是严肃道:“太子,你理应以安危为重,怎可如此莽撞?”

    “皇阿玛,请您听儿臣一言。”

    太子躬身,从四十一年苗民之乱往前,到四十年广东瑶民起义,再到三十八年的琼州黎民被逼起事,一桩桩一件件,皆摆出来。

    大清入关以来,内乱未曾消过,这些年经过康熙和太子的努力,百姓的生活已比从前好上许多,可天灾人祸无法避免。

    而且南边儿实在有些地方,朝廷无法企及,很多消息滞后,管理也不得力,有些官员到那边任职之后,仗着天高皇帝远,便横行霸道,中饱私囊,苛待百姓……

    甚至可以说,朝廷和当地百姓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那些贪官酷吏造成的,如若不想办法解决,想必日后这样的民乱不会断绝。

    太子有根有据地将事实摆明,最后道:“皇阿玛,儿臣以为,皇阿玛南巡之意义,与儿臣今日所言之意义,异曲同工。”

    康熙南巡,不只是巡河道,亦会惩处贪官污吏,为百姓张目,太子的名声极佳,代天巡狩,收拢民心的效果定会非同凡响。

    此时,康熙并未想到太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